在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各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法律行业同样不例外。针对这一趋势,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文体传媒中心副主任钱钧8月21日在国际展望大会(阿斯塔纳2023)的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分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给法律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演讲,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影响和可能性。
演讲中,钱钧指出,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带来了诸多机遇。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减少重复性工作,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特别是在案件立案、开庭、判决文书起草等繁琐的工作中,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自动统计、分析类案信息,人工智能可以产生类案判决参考意见,降低人为错误的发生率,提高案件审理的准确性,避免同案不同判的情况。此外,技术中立性使得AI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更加客观中立,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同时,钱钧也指出了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带来的挑战。首先,人工智能缺乏人性关怀和情感温度,在涉及人情世故的案件审理中可能无法做到情理并用。其次,AI法官的推理、论证过程往往是“算法黑箱”,难以解释其判决逻辑,与公开司法理念背离。再者,AI在处理刑事案件时难以满足“疑罪从无”的刑事司法原则,AI智能难以判断是否排除了合理怀疑。此外,AI技术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导致技术性误判。
钱钧认为,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更深入地应用于法律服务的各个方面,提供更高效、精准和专业的支持。他建议继续探索和研究,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服务中的适应性和可行性。尤其在交通偏远、法律服务匮乏的地区,可以通过AI法律机器人为用户提供法律服务,缓解现有的问题。
第七届国际展望大会(阿斯塔纳)由国际展望联合会、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和哈萨克斯坦贸易和一体化部共同主办,主题是“和合而生”。国际展望大会已成为国际交流合作的品牌平台,秉承GMABC的整合服务理念和工作模式,协调辅助政府(Government)、媒体(Media)、科研(Academy)、产业(Business)和民间(Community)资源,为政策沟通、项目推介、技术交流、人才交往和国际传播等务实合作提供了重要沟通桥梁和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