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与中日韩采取务实措施应对下行压力

14日以视频方式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取得了重要成果,发表了联合声明。各方一致同意致力于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维护必要经贸合作与人员往来,保持供应链畅通,促进经济增长。

来源:新华丝路智库 时间:2020年4月16日

14日以视频方式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取得了重要成果,发表了联合声明。各方同意继续分享信息、交流经验,加强药物和疫苗研发合作,确保药品和医疗物资供应;设立特别基金支持东盟国家应对疫情;探讨建立重要医疗物资储备。各方一致同意致力于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维护必要经贸合作与人员往来,保持供应链畅通,促进经济增长。

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吴江浩在会后举行的媒体吹风会上表示,各方一致同意,致力于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维护必要的经贸合作与人员往来,保持贸易投资往来和适度开放,保持供应链畅通,制定疫后经济复苏计划,采取包括财政刺激政策在内的积极举措,促进经济增长,加大对中小企业和困难群体的支持,警惕潜在的金融风险。各方欢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采取行动,为应对疫情、抵御风险提供资金支持。

会议提出“为重要和急需人员往来开设‘快捷通道’”“进一步减免关税、取消壁垒、畅通贸易、促进投资”“支持东盟设立抗击疫情特别基金”“建立10+3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中心”等倡议,得到与会多国领导人的支持和响应,并体现在会后发表的《东盟与中日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联合声明》中。

疫情暴发以来,东盟各国与中日韩密切沟通交流,采取务实措施,分享防控经验,加强供应链合作,部分缓解了疫情冲击。

韩国成均馆大学中国大学院金融学教授安玉花表示,开设“快捷通道”有助于解决应对疫情所迫切需要的防疫物资的流通,有助于强化东盟和中日韩的抗疫合作,早日控制疫情蔓延。

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新兴市场部部长韩载振认为,在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世界经济急剧降温已是既成事实。这次会议为亚太地区领导人讨论探索经济合作方案、尽可能减少疫情对经济负面影响提供了机遇。“东盟与中日韩不仅应强化防疫和保健领域的合作,更需为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发展停滞和衰退的产业制定应对措施。”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表示,从联合声明中可以看出,各方对提升整个地区公共卫生治理能力有着迫切需求。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副所长竺彩华认为,相关措施有助于形成地区联防联控合力,促进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推动东亚地区在全球衰退的预期下,率先实现经济恢复增长。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重心转移和区域供应链体系不断完善,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供应链上重要一环,对世界经济影响力日益扩大,具有坚实的互信合作基础。如果亚太各国能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力度、联手制定落实经贸相关举措,不仅能对冲区域经济下行压力,缓解疫情负面影响,也有助于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

通过联合声明可以看出,与会各方不仅着眼于共同、有效防控疫情,也对以后的区域经济合作做出了规划。分析人士认为,如重申共同致力于推动疫后复苏,采取包括刺激经济在内的适当和必要措施,密切区域金融合作,加强政策协调等。以应对疫情为契机,东亚地区合作有望在“后疫情时代”提质升级。

因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而诞生,在处理各种全球和地区性风险和挑战中不断发展壮大,10+3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已成为东亚区域合作最重要的平台。分析人士认为,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亚太各国强化合作,不仅对世界经济增长意义重大,也会在多边合作领域为世界提供可借鉴的样板。

“疫情过后,某些国家可能会进行产业链转移,这将对全球经济构成很大挑战。”安玉花说,各国只有在经济上采取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经贸和投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维护产业链稳定,才能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挑战,“希望东亚地区能够在维护全球化方面为世界树立榜样”。

韩载振认为,疫情防控或将持久化,有必要降低东盟与中日韩之间的经济壁垒,进一步强化互利共赢的经济及产业合作机制,让新兴市场国家充分发挥世界经济增长引擎作用。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东亚各国若以合作遏制疫情为契机,加速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区域合作安排,必将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复苏、减少市场动荡,为稳定世界经济凝聚亚太力量。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