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和发表英文论文?

摘要如何撰写和发表英文论文?全球公共管理知名学者Tom Christensen的讲座实录,提出了许多值得中国青年学者关注和汲取的中肯建议。
1
作者简介
汤姆•克里斯滕森(Tom Christensen)是挪威奥斯陆大学政治学系(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Oslo)的荣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挪威国家科学院院士。他的研究兴趣包括公共部门改革、公共组织理论、组织声誉管理、危机管理等,研究领域涉及公共部门改革、全球化、问责、福利、移民、大学治理、医疗、政策、安全管理等。

他是国际知名的公共管理学者,也是非常高产的研究人员。他在国际主流公共管理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上百篇,并出版专著和教材十余部。他合著的论文曾获有国际行政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皮埃尔·德·塞勒奖(Pierre De Celles Award)。

在6月23日召开的“2021年公共管理青年学者国际发表能力提升工作坊”全体会议中,Tom Christensen教授做了题为“如何撰写和发表英文论文”的主题演讲。Christensen教授从学术论文结构安排出发,对论文各个部分(引言、理论、方法、背景、实证描述、分析和结论)如何撰写进行讲解,剖析了高质量论文的特征,以及中国学者易犯的问题和注意事项。此外,Christensen教授也从期刊选择、投稿与修回的要点等方面对青年学者的国际发表提出了具体建议。

2
如何撰写英文论文?
(一)论文结构如何撰写和发表论文?这毫无疑问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基于我45年来所发表的两百余篇论文,以及我为顶级期刊担任了50多年评审专家的经验。论文写作有多种不同方式,但是也的确存在一些标准,而这就是我今天想要分享的内容。

首先,在国际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需要好的结构。如果论文结构清晰和有逻辑性,会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想要表达的内容。如果论文结构零散混乱,读者可能会摸不着头脑。虽然我们常说论文内容是最重要的,但是你也需要特别关注结构安排。下面展示的是一种学术论文的典型结构。可能不同的论文会有些许差异,但是这种结构是我相对偏好的,也比较推荐的。在我所见到的论文中,大概80%-90%的也是这样的结构。

一篇学术论文往往从引言开始,在这里需要交代研究主题与问题。有些人会在第二部分写研究背景,但是我更倾向于接下来写理论和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先介绍理论,后描述方法。我看到本次工作坊的一些投稿把方法写在理论前面,这不太符合逻辑。第三部分是研究背景。例如,如果你写的是中国地方环境治理,你需要在这里告诉读者,中国地方环境治理的制度框架、中央政府措施、激励因素和绩效评价是什么,诸如此类。

第四部分是实证描述,结构化的经验描述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如果你写的是改革历程,就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向读者呈现改革历程中的不同维度。如果你写的是政策,也可以围绕政策主体或者政策内容展开。

接下来是分析部分,你必须使用理论进行分析。尤其对于国际期刊而言,他们不会接收纯实证论文。实证分析的黄金准则就是积极使用理论进行分析,将理论作为分析的一种形式。你可以通过假设检验与实证分析,建立理论与方法同实证数据分析之间的联系,并得出主要分析结果和结论。结论部分应该呈现你的核心发现和主要解释。

接下来是应用部分,这不是说实际应用,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一般不需要写政策建议,而应该写论文价值,即实证贡献和理论贡献。

论文大体需要按照以上结构展开,你也需要平衡不同部分的体量。对于一篇25页左右的论文(大概8500词,多数期刊要求8000或9000词,少数低于7000词),各部分的构成一般是引言3页,理论4页,方法2-3页,背景2-3页,实证描述6-7页,分析4-5页,结论与应用4-5页。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中国学者都非常喜欢使用复杂的方法,所以会花大量篇幅介绍数据与方法。如果这些内容真的非常有必要说明的话,可以使用附录。现在线上发表非常方便,读者可以从网站上下载附录来了解这些细节。

不少论文会花10-20页的篇幅进行稳健性检验,但是评审人往往并不是很喜欢这些技术性细节。他们关心的是核心发现,所以不要让技术淹没论文主要内容的光彩。

(二)引言
引言部分就是兜售自己的研究,如果你不能吸引读者和评审专家,就会很麻烦。你需要呈现你的研究议题,以及这个研究议题的有趣之处是什么,是在社会价值、实证方面、还是在理论方面有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好的论文就像是沙漏一样,所以在引言部分需要相对开阔宏观,然后不断收缩聚焦,最后在论文的结尾处扩展和提升。例如你要做政策研究,无论是关于教育、环境还是预算,都需要在引言部分把自己的研究放到这一领域的研究脉络中,告诉读者你要做的事情和已有的研究有什么关系,有哪些不同,以及你打算怎么做。

如果论文指出这方面有很大的研究空白,你要做的东西与已有研究完全不同,这当然可以,但是要避免过度包装自己。如果事实并非如此,你的夸大其词会有负面影响。如果我读到一篇论文,作者说该领域没有类似研究,但是我知道已经有200多篇论文写过这方面内容,我的观感会非常差。因此,需要严肃慎重地对待这部分内容,既要介绍清楚既有研究的概貌,也有要突出你的研究特色,不要言过其实。

接下来非常重要的是,你必须有非常清楚的研究问题。这一研究问题需要分为描述性问题和解释性问题,但是很遗憾,多数人都只关注描述性问题。如前所述,很少有期刊会接收纯描述性研究,所以论文必须有解释性的部分。

你可以有2个描述性问题,1个解释性问题,或者其它的组合,但是解释性问题是必须被涵盖的。这就意味着你需要使用理论,以及一系列自变量,构建理论并加以解释。因此,你在陈述研究问题后,需要指出自己用的什么理论进行解释,比如组织理论、文化理论、执行理论。

你必须提出你使用的是什么理论,或者至少说明研究问题所属的领域和使用的核心概念,比如路径依赖、激励机制等。记住,永远不能没有探索性问题,就给国际期刊投稿。

(三)理论
理论部分是非常重要的,我将这部分称之为“理论”,而在中国,很多学者称之为“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一种盎格鲁-萨克逊传统的说法,而我更喜欢称这部分为理论,因为我认为文献综述传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即它会使人们习惯于片面地看待每篇论文,并满足于总结前人的研究。但是,我认为论文的理论部分的核心目标,应该是做到有效利用理论。实际上你应该解释理论怎样为假设的提出奠定基础,以及指向怎样的实证数据。

这些年来我读了很多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香港的博士论文,他们可以写80多页的文献综述,却没有一个整合的理论版块。这也是为什么我希望你考虑如何更多去使用理论,而非仅是文献综述。在这个部分你需要展示你所使用的理论、概念和模型。人们总是问我,需要多少理论?在我看来理论并不是要数量多,一篇论文可以只有1个理论,可以比较2个理论,可以有2个模型,3个核心概念……因此,这都取决于你。

我的建议是不要太宽泛,而是要告诉读者你关注哪个理论问题。通过这个理论,你可以逐步聚焦你要研究的问题。举个例子,我和奥斯陆大学的一个博士生在写一篇关于密切接触者追踪App的论文,他用的概念是制度粘性(institutional stickiness),粘性是某种路径依赖,因此他认为这个概念就是其理论的线索。这篇论文同时使用了工具理论和制度理论,而核心概念就是制度粘性。这样一来,就把概念缩小了,从粘性到制度粘性,这就是一个用理论聚焦问题的例子。

在此基础上,你就可以提出期望或假设。需要注意的是,要提出中间层次的假设,很多中国学者的研究存在的问题是,他们所提的假设要么太宽泛,要么太具体。如果假设太具体,就会是在堆砌经验结果。

另一个建议是,你不应该总是提出已经被充分验证的假设。中西方都有这样的趋势,所提出的95%的假设已经被证实过了。你应该大胆一点,在常规之外做一点冒险,让假设更有活力。在写作的时候,让理论成为数据、方法与分析之间的桥梁,也让理论成为贯穿论文不同部分的线索。

(四)方法
方法同样也非常重要。你是使用调查还是访谈?论文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对于方法你是如何考虑的?是像很多人那样用混合方法吗?是用定性方法还是定量方法,或者两者兼具?是使用公开统计数据还是媒体报道?现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者使用社交媒体数据。我认为这类数据的最大优势就是易获取。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取自己需要的一手数据,人们往往认为使用社交媒体数据是他们唯一能够获取数据的方法。但是,你也可以通过整合其它人的研究获取数据,或者结合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你有很多种获取数据的方式,不过你必须简短说明你在做什么,以及这里存在什么异乎寻常的问题。

举例而言,有一件在西方相对少见的事,就是当你进行访谈或问卷调查时,给对方礼物或金钱,比如付钱给参与实验的学生。如果这样做了的话,你就需要对此进行说明,指出这种做法为什么不会使数据有偏,因为在西方这种做法非常罕见。

(五)背景
你不能假定评审人对中国很了解。我在挪威有同感,当我在国际期刊发表关于挪威的研究时,我发现即使是很多西欧人也并不了解挪威。所以,你需要告诉读者你所关注议题的发展趋势,你所研究国家的特征。比如,中国没有政治与行政的二分,这会对你研究的东西产生影响;再如,中国的文化结构如何,行业特色,政策内容、改革过程是什么,等等,这些都需要进行说明。举个例子,中国的干部激励体系是独有的,如果你要写这方面的论文,你就需要向读者解释这一制度的内容和特殊性。比如在挪威,如果我们说谁在省政府内担任高级管理者,大家会认为这是一个行政职位而非政治职位,但是在中国并非如此。背景介绍是为了让读者对全局有一定的了解,进而能够更充分地明白发生了什么,否则的话读者会很容易感到迷惑。

不少国际期刊收到关于中国研究的投稿时,都会确保三位评审专家中至少有一个中国或华裔学者。但是,还有2个评审专家对中国并不了解。所以,作者需要关注背景部分的内容表达。

(六)实证描述
实证描述部分几乎是学术论文体量最大的部分,所以必须要有很好的结构,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例如你在写改革过程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例如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如果不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也可以指出行动者、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与提出的解决方案。我和马亮教授的一篇论文,就使用了这个结构安排(Ma, L., & Christensen, T. (2019). 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Structural Factors and Leadership Characteristics of Central Government Agency Reform in China. 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Journal, 22(4), 643-663.https://doi.org/10.1080/10967494.2018.1450311 )。你也可以将实证描述与理论、模型及概念相联系,按照这个结构展开。这并不常见,但也是可能的。最后,你需要呈现主要的发现,而非限于细节。此外,一个建议是使用图表总结主要发现。例如,总结改革过程的三个阶段,然后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七)分析
做好分析是任何国际论文的黄金准则。这一部分需要理论与实证结果的系统结合,有两种分析结构。如果论文使用了一种理论,就用这一理论对实证结果进行系统解释;如果论文使用了两种理论,就可以从不同的理论或视角分别解释,并进行比较;或者对于实证过程一使用理论A,对于实证过程二使用理论B。在结合理论进行分析时,有两件事要做:一是引用其它研究或者理论进行补充或对照分析,指出有哪些研究得出了相似或不同的结论;二是把你的分析置于更广泛的框架中,指出这一研究结论的普遍意义是什么。当然,这也需要一定的文献支撑。总而言之,你不仅需要解释实证结果,也需要拓展研究发现。

(八)结论
结论虽然篇幅不长,但是也非常关键。在这个部分需要涵括一些必须的内容:总结研究问题、理论、主要发现和简要解释。此外,你还需要将你的分析置于更宽泛的视角,需要指出你的研究发现是否具有普适性,还是仅针对这一特殊个案?在一个有关中国的研究中,你需要从比较的视角指出它对于其它国家意味着什么,是与其它国家的情况完全不同,还是有相似的地方?接下来,我们需要明确研究发现有哪些政策意涵。这里的政策意涵不是指政策建议,不少中国学者喜欢写政府实际应该怎么做的政策建议,但是在学术论文中这并不必要。然后,要说明论文有什么样的额外价值,即实证贡献和理论贡献。最后,需要指出在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3
如何以及在哪里发表?
讲座的最后是关于如何以及在哪里发表,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会用一些命题来概括我的观点。第一,不要在职业生涯早期好高骛远,你需要在进入深海之前学会游泳。我看到很多中西方的年轻学者,往往认为自己可以进入大联盟,比如参与欧洲冠军联赛,但是实际上他们并不能做到。所以,我并不建议你们树立一定投稿顶级期刊这样的目标,因为往往很容易被拒绝。

我建议可以先试着投给中等及偏低排名的期刊,在之后的职业生涯中再慢慢提高要求。有一个非常知名的学者曾告诉我,他有一篇论文多次被拒绝,历时8年才发表出来。因此,我想如果你刚开始没有那么大的抱负,那经历类似事件的可能性就会小一些。

第二,使你的论文与期刊关注的议题相匹配。论文的研究主题是一般的公共管理或公共政策,还是特定的教育、环境或预算政策,需要据此匹配相对应的期刊。你需要提前想好,是期望在亚洲的期刊发表,还是在美国的期刊发表。如果你的论文与期刊要求不匹配,你会很容易收到拒信。因而,你需要对这些问题有系统思考,并尽可能从行业专家那里获取建议。

你也可以依据论文侧重点的不同,投给关注理论或是关注方法的期刊。举个例子,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领域的顶级期刊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在过去5-10年所传达的信息是,它并不那么关注论文的理论和内容,而是更注重论文的方法部分,尤其关注定量方法或前沿方法的应用。当然,也会有一些其他期刊的侧重点在于描述性内容。

第三,你需要平衡期刊排名与你的大学排名或者导师所提供的期刊清单。你需要意识到你的学校、老板或导师并不总是在与时俱进,因而你需要多渠道了解哪些期刊能够被你所在大学认可。根据我的经验,有很多质量还可以的期刊并没有被列入广受认可的SSCI名单,但是可以将之作为职业生涯开端的不错选择。

最后,你需要仔细地阅读投稿指南,如果期刊仅是拒绝,没有附什么意见建议,这没有什么帮助。如果你有修改的机会,你需要详尽地说明你所做的事情。我们业内有句话,如果你的回复能淹没审稿人,那是件好事。写15-20页的回复信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审稿人很少会再看一遍论文,他们会更关注你所回应的内容。还有一个建议是,更多回应最严厉的批评,因为编辑倾向于根据最严厉的意见做决定。

以上是我想讲的内容,希望你们在发表时拥有好运。写作与发表也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我所期望分享的是其中一些简单却重要的准则。中国学者的国际发表越来越多,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