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September 29, 2022

2022“金马灯”荣誉大奖揭晓

新华丝路北京9月29日电(汪慕涵)29日,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主论坛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在印度尼西亚举办,“金马灯”荣誉大奖评选结果在主论坛上揭晓。经过多轮角逐,最终产生“创新”“合作”“发展”三项2022年“金马灯”超级大奖,以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项顶级大奖。 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大变革与再融合”,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新西兰、美国、新加坡、韩国、英国、德国、埃及、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马来西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专家学者、商界领袖围绕诸多产业发表演讲、分享案例,展望重点产业的前沿动态,探索国际合作的发展方向。 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金马灯”亮相印尼巴厘岛 国际展望联合会副主席、亚投行前行长助理兼会计审计局局长俞在勋博士(Dr. Jae-hoon Yoo)在发言中表示,国际展望大会的目标是促进全球创新、合作和发展,而如今的这三大主题在后疫情时代尤为显著。 国际展望联合会常务理事长赵英祥、监事长游有志分别宣布了2022年“金马灯”超级大奖、顶级大奖获奖名单。 获得2022年“金马灯”超级大奖的是: “金马灯”国际创新超级大奖——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研究创新局(BRIDA); “金马灯”国际合作超级大奖——印度尼西亚蓝迪智库(IRDI); “金马灯”国际发展超级大奖——穆罕默德·易卜拉欣·塞法维·本·穆罕默德·扎因(Mohammad Ibrahim Safawi bin Mohammad Zain),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工程学院副教授。 获得2022年“金马灯”顶级大奖的是: “金马灯”政策沟通顶级大奖——董雪兵,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金马灯”设施联通顶级大奖——戚子明(Tom Qi),马努考理工学院新西兰海事学院高级研究员; “金马灯”贸易畅通顶级大奖——湖北省技术市场协会; “金马灯”资金融通顶级大奖——大卫·萨加涅泽(David Saganelidze),格鲁吉亚国家伙伴基金会主席; “金马灯”民心相通顶级大奖——贾银锁,非洲科学院院士。 图为国际展望联合会全球顾问委员会轮值主席、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首席工程师汉姆·日泽教授为“金马灯”国际创新超级大奖获奖者印尼巴厘岛研究创新局代表颁奖

大变革中呼吁再融合:第六届国际展望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办

新华丝路雅加达9月29日电(记者余谦梁、分析师田申由甲)第六届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主论坛29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办。大会以“大变革与再融合”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印尼、中国等十余个国家的70多位国际政要、知名学者、商界领袖等各领域人士参加。 本届大会由国际展望联合会、中国经济信息社和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共同主办,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围绕医药健康行业创新、工业4.0与制造业变革、农业科技与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兴趋势、数字经济与产业数字化变革、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行业的崛起等议题展开讨论。 图为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主画面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旅游局局长乔科达·巴古斯·佩马云(Tjokorda Bagus Pemayun)在致辞时表示,在全球大变革时期,大会旨在呼吁世界各国密切合作以促进经济复苏。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全球挑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国际展望联合会理事长、新西兰前驻华大使包逸之(Tony Browne)在致辞时表示,后疫情时代各国需要通力合作,促进创新,制定解决方案,应对疫情带来的各种影响,推动国际社会、各国政府以及学术科研进一步发展。 新华通讯社秘书长景如月在致辞时表示,大会以“大变革与再融合”为主题,其目的就是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全球产业链和国际经贸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汇集各方力量共同面对机遇和挑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他表示,国际展望大会已连续六年成功举办,成为多边企业合作和经贸交流的有效平台。 景如月说,印尼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首倡之地。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印尼最大贸易伙伴。2021年,两国双边贸易额更是突破1200亿美元,同比增长58.6%,增幅居东盟国家首位。中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努力对接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积极建设雅万高铁等旗舰项目,加快“区域综合经济走廊”和“两国双园”合作,不断扩大经贸投资规模,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自2013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印尼与中国的关系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互利共赢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国际展望联合会全球顾问委员会轮值主席、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首席工程师汉姆·日泽(Hammam Riza)认为,大会的主题“大变革与再融合”是非常重要的议题,有利于推动全球产业链的发展,加深各国对彼此的了解,共同推动全球创新合作和可持续发展。 关于国际合作,印尼蓝迪智库执行主席梅达·达纳·唐卡斯(Made Dana Tangkas)也表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新的机会也随之不断涌现,国际社会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让世界各国都实现更好的发展。 印尼巴厘岛研究创新局局长梅达·古纳加(Made Gunaja)在致辞中说,大会的举办有利于帮助巴厘岛进一步恢复本地经济,世界各国嘉宾相聚于此,感受思维碰撞,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署长拉卡萨那·特里·汉多科(Laksana Tri Handoko)在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他说,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全球的经济运行脉络,面对疫情、地缘政治危机以及粮食危机,各国正需要一个机会坐下来共谋发展,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方面,各国应积极寻求合作机会。 国际展望大会(NEXT SUMMIT)迄今已在奥克兰(2017)、杭州(2018)、迪拜(2019)、天空(线上,2020)、新加坡(2021)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

西凤集团郭拴新:融合创建发展新格局 重塑国际合作新体系

9月29日,由国际展望联合会、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主办,以“大变革与再融合”为主题的“第六届国际展望大会”主论坛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办。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郭拴新在主论坛现场发表演讲,就如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再融合促进全球创新、合作、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图为郭拴新在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主论坛现场发表主题演讲 郭拴新表示,坚持互利共赢,是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最佳影响力。依托中国的市场规模和对外投资能力,中国越来越有能力培育民族品牌、做强做优做大民族产业、构建自主的市场渠道。在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中国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建设开放、联动、公正和更具包容性的世界经济体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全球各地、各国各企业间的集聚效应,为中国与世界共同创建开放合作新体系。 郭拴新介绍,2022年是中国首届四大名白酒评选70周年。西凤酒在这70年间,持续开拓进取,始终以品质为担当,践行白酒企业的新使命,实施技术升级改造,引进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工厂体系。通过紧跟国际国内专业的建设平台,构建了安全、营养、健康型白酒智能制造体系。 西凤酒拥有3000年无断代传承的酿酒技艺,是陕西省著名的品牌代表。近年来,西凤酒从质量、管理、科研、品牌、营销、服务等方面不断加力,产值节节攀升。先后进入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传播西凤酒文化,助力行业健康发展,与世界分享醇香典雅的“中国味道”。 随着中国白酒开拓国际化市场进程的推进,白酒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经济文化交流中,也早已成为友谊的见证者、链接者。今年6月,西凤酒成功主办了《合志同方  共话未来——红西凤走进大使馆》系列活动。西凤酒先后走进葡萄牙、印尼、秘鲁、卢森堡、巴西等多国驻华使节官邸,与各国大使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积极寻找文化融合创新的共通点,加速推动中国白酒国际化发展。 图为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郭拴新一行在论坛现场合影 郭拴新认为,正是有了提供国际高水平知识人才、技术、资金等产业发展要素的交流合作平台的加持,中国白酒企业“走出去”才能不断地创新发展。他希望通过第六届“国际展望大会”的成功举办,在全球各经济体弘扬“开放合作”的精神,通过再融合促进大变革,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西凤酒作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将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革方向,抓住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全方位发挥平台、资源、品牌优势,继续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国门,不断寻找开放合作谋求共赢的新契机。整合世界优质资源,推动品质与技术创新,深化国际贸易合作,进一步提升西凤酒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展示中国制造和白酒文化的无穷魅力。(罗浩)

国际展望联合会汉姆·日泽:国际展望大会汇聚热点行业领域专家共同推动全球发展

新华丝路北京9月30日电(吴双)9月29日,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主论坛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在印度尼西亚举办。国际展望联合会全球顾问委员会轮值主席、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首席工程师汉姆·日泽(Hammam Riza)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次大会主题为“大变革与再融合”,围绕医药健康行业创新、工业4.0与制造业变革、农业科技与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兴趋势、数字经济与产业数字化变革、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行业的崛起等议题展开讨论。 汉姆•日泽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世界正处于一个充满挑战与变化的时代,如何推动产业链发展和国际社会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合作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届国际展望大会的主题“大变革与再融合”恰逢其时。 在汉姆·日泽看来,国际展望大会汇聚了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多个时下热门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分享全球最新的科研成果。各方应互相探讨和合作,寻求项目机遇,共同推动全球产业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他强调,世界各国应着眼于未来关键产业的核心尖端技术,不断加强全球的合作趋势,帮助各国各行业企业转型。 “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建立了一个各国能够互相合作和交流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实现国际人才、知识技术、资本以及其他产业发展要素的聚合,推动全球合作的不断加强。”汉姆·日泽表示。 自2017年至今,国际展望大会已在奥克兰(2017)、杭州(2018)、迪拜(2019)、天空(线上,2020)、新加坡(2021)以及巴厘岛(2022)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政策沟通、项目推介、技术交流、人才交往和国际传播等务实合作提供了重要沟通桥梁和服务平台

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教授埃尼亚:印尼新能源发展情况及挑战

在第六届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 )“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行业的崛起”分论坛上,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教授、印尼Polymr协会主席、印尼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主席埃尼亚·利斯特亚尼·德维(Eniya Listiani Dewi)分享了印尼新能源发展情况及挑战。 图为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教授、印尼Polymr协会主席、印尼燃料电池和氢能协会主席埃尼亚·利斯特亚尼·德维(Eniya Listiani Dewi)线上出席国际展望大会并发言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国,燃煤发电满足了该国60%的电力需求。印尼制定了到206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并承诺与其他几十个国家一道逐步减少煤炭使用。埃尼亚在论坛发言中表示,为了实现能源转型的这一目标,印尼社会需要不断推动科研的进步和新应用的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印尼得到了很多帮助,同时印尼也建立了相关的金融平台和机构以及相应的政策来实现这一目标。”埃尼亚介绍道,从2018年开始,印尼要求加强生物燃料的使用,发展电动汽车等以清洁能源为主的产业,规定相应行业必须使用新能源。 印尼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可再生能源在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至23%,目前的比例为12%左右。埃尼亚指出,从现在到2060年,印尼政府有接近40多年的时间去实现目标,因此必须要减少煤炭资源的使用,引入新能源。比如在资源利用方面尽可能去柴油化,同时扶持电池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发展,推动城市的绿色发展。 当被问及印尼氢能源使用的问题时,埃尼亚回答说,如果将这项技术应用到电动汽车上,印尼需要非常高额的投资。“印尼一直在开展关于回收和储存氢能源的研究,如果可以解决长期、长距离的运输问题,氢能源的使用是非常具有优势的,但是印尼首先要聚焦于2060年零碳排放的目标。” 第六届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由国际展望联合会、中国经济信息社和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共同主办。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呼吁,在大变革中坚持再融合,通过再融合促进大变革,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田申由甲)

国际展望联合会理事长包逸之:为后疫情时代应对全球挑战寻找解决方案

在9月29日于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六届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主论坛上,国际展望联合会理事长、新西兰前驻华大使包逸之(Tony Browne)在致辞中表示,本届大会汇聚了来自政府、媒体、科研人员、专家等多方力量,希望与会嘉宾能以此为契机,共同为后疫情时代应对全球挑战寻找解决方案。 后疫情时代全球动荡加剧,各国均面临不同挑战,如何加强合作与创新,共同应对挑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包逸之看来,各国需要合作开展研究,推动物流、供应链管理等各方面的发展。包逸之表示,国际展望大会为各国沟通交流、开展合作以及应对挑战提供了平台和机会。他呼吁加强合作和创新,共同为推动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制定方案。 本届国际展望大会还举行了医药健康行业的创新、工业4.0与制造业的变革、农业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等8场专题论坛。“与会嘉宾来自医疗、制造业、数字经济、可再生能源等多个领域,他们就目前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包逸之说,尽管全球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但这同时也带来了合作契机,希望与会嘉宾能加强交流,共同为创新商业模式提供思路。 第六届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由国际展望联合会、中国经济信息社、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共同主办,主题为“大变革与再融合”。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新西兰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政要、专家学者、商界领袖等围绕诸多产业发表演讲、分享案例,展望重点产业的前沿动态,探索国际合作的发展方向。(曹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