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October 3, 2022

东易日盛董事长陈辉:引领家装行业数字化变革

9月29日,由国际展望联合会、中国经济信息社和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与创新署联合主办的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在印度尼西亚举办。东易日盛集团董事长陈辉线上出席了“数字经济与产业数字化变革”分论坛并发言。 陈辉在发言中表示,数字化转型对于家装行业是一场深刻变革,是对传统业务价值的“跨代式”提升。陈辉以东易日盛为例,详细讲解了数字化变革如何解决家装行业痛点,引领行业提质增效。 东易日盛集团董事长陈辉线上出席国际展望大会并发言 “数字化解决了家装设计的标准化问题。”陈辉指出,过去家装行业在设计中存在“量房量不准、画图画不全、列项列不对、算量误差大”等问题。如今,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东易日盛的家装设计从二维走向三维,通过将工艺、工法、节点、供应链等大量信息与数字化模型绑定,搭建出标准化的设计方案,这为良好的交互打下了基础。 除设计方面外,东易日盛还实现了从营销到工厂生产、现场施工、配送安装等全方面、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使企业管理进一步走向精细化、可视化,同时大大提高了企业效率。 “过去做一套设计,从平面图到效果图,需要经过反反复复的沟通、修改和报价,耗时长、沟通成本高。数字化以后,仅需两三次会面,企业便可与客户签订合同,极大节省了双方时间,企业得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提升服务质量。”陈辉表示。 东易日盛集团董事长陈辉线上出席国际展望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当下,越来越个性化的装修需求也给家装行业带来了挑战,针对市场新需求,东易日盛的“数装模式”(基于数字化体验的家装)为客户提供了优质的家装体验。陈辉介绍,以往的家装消费,客户需等到完工才能看到装修的效果,而东易日盛的真家裸眼VR云台,可供用户在虚拟房间内进行任意角度、任意节奏的漫游,并根据客户选择的变化进行实时报价,漫游完成方案基本确定,真正实现了“到店十分钟,预见未来家”。 谈及行业未来发展,陈辉认为,家装行业已迈入数智化阶段,未来,家装行业将与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进一步融合,为人们创造更便捷、更智能的消费体验。 据介绍,东易日盛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业内首家A股上市的家装品牌,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榜单,品牌价值高达321.28亿元。多年来,东易日盛始终领跑国内家装行业数字化转型,先后打造了数字化深化设计系统DIM+、星耀销售APP、星耀客户APP、星耀工程APP、星耀SaaS、真家4D云设计、天眼系统等先进技术应用。 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由国际展望联合会、中国经济信息社和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共同主办。本次大会以“大变革与再融合”为主题,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新西兰、美国、新加坡、韩国、英国、德国、埃及、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马来西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政要、专家学者、商界领袖,围

中外专家共话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

基于全球对环境和气候问题的关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行业在学界和业界讨论热度持续不减。在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行业的崛起”分论坛上,中外专家共话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与前景。 江西省科技创新人才联合会会长、新余博迅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忻农从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及高端消防装备制造的角度,表达了他对新能源行业的看法。他指出,面对日益复杂的灭火救援和社会救助形式,消防无人机应用方案对各类地震救援、抗洪抢险、山岳救助以及大跨度或者是高层火灾等情况的优势已凸显。谈及技术迭代,他认为,根据终端用户的反馈和需求,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不断迭代、研发出更多具有优势、操作更便捷的产品是智慧消防物联网不断进步的秘诀。 曼努考理工学院新西兰海事学校高级研究员TomQi博士围绕“世界变化中交通工具的根本性重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未来,在物联网的大前提下,交通工具可以实现定制化服务,进行定制化生产。”他认为,“始终要以人为本,从商业、技术和设计等不同角度去思考用户的需求,从而不断优化。” 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教授、印度尼西亚Polymr协会主席、印度尼西亚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主席埃尼亚·利斯特亚尼·德维(Eniya Listiani Dewi)在论坛上分享了印尼在能源转型中的机遇和挑战。“印尼制定了206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为此整个社会需要通过不断的科研进步来实现这个目标。”她指出,印尼目前再生能源使用占比仅有12%,要在2025年实现再生能源使用占比达到23%,到2060年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必须要减少煤炭资源的使用,引入新能源,建立智能化社会。 印度尼西亚可再生能源协会(METI)副主席安迪卡·普拉斯塔瓦(Andhika Prastawa)在论坛上也表示,印尼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很大潜力,接下来的三到四年间,实现更高的清洁能源的使用比重,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必须要付出最大的努力来推动目标实现,完成能源转型。 第六届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由国际展望联合会、中国经济信息社和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共同主办。大会呼吁在大变革中坚持再融合,通过再融合促进大变革,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田申由甲)

酒香传世界 红西凤再度闪耀新加坡

在2021年9月29日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展望大会(2021新加坡)上,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高端品牌“红西凤”作为官方首席指定用品在“狮城”新加坡华丽亮相,向全球展现了中国品牌“一抹红”,彰显中国的大国风范和文明古国的深厚底蕴,更让与会嘉宾在理性与感性的交汇中感受到中国对世界的诚意与责任。 时隔一年,第六届国际展望大会(2022巴厘岛)于2022年9月29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西凤酒再度成为此次大会首席合作伙伴暨官方首席指定用酒,红西凤也再次与世界共享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将这抹中国红在印度尼西亚的土地上尽情挥洒。 值第六届国际展望大会召开之际,9月23日傍晚,西凤酒新加坡品鉴会在具有66年历史的的棕榈滩海鲜餐厅(Palm Beach Seafood Restaurant)举办。品鉴会会场位于富勒顿路,在新加坡最具代表的标识鱼尾狮公园旁边,面向另一座地标建筑帆船酒店。在此会场,既可品尝美酒佳肴,也可同时欣赏新加坡美丽夜景。 图为西凤酒新加坡品鉴会现场 品鉴会伊始,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郭拴新代表西凤酒致辞,详细介绍了西凤酒集团的发展历程和产业优势,以及近年来国际化的发展战略等。郭拴新表示,红西凤将借典雅醇香与世界共享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红西凤的高端品质。未来,西凤酒将积极做好中外文化交流使者,不断探索国际化的表达方式,用世界语言诠释中国白酒文化积极的价值观,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国白酒的幸福味道。 新加坡经济管理学院董事、国际展望联合会(新加坡)会长赖承毅代表国际展望联合会欢迎西凤酒集团的嘉宾来到新加坡,并为西凤酒集团对第五届国际展望大会(新加坡2021)的支持表达了感谢。 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部长姜承辉向与会人员展示了西凤酒NFC智能芯片功能。该功能采用国内领先的“一芯双频”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内嵌式的NFC智能芯片进行加密,极大提升了防伪功能,可同时实现物流溯源、移动营销等功能。与会人员纷纷掏出手机扫码体验,并对西凤酒的高端形象赞不绝口。 参会嘉宾还就新加坡全资政联企业在中国发展的机遇、新加坡基层组织所扮演的角色、新加坡政府的管理模式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最终,品鉴会在新加坡式“干杯”中画上圆满句号。 劲升逻辑东北亚区域副总裁、国际展望联合会(新加坡)副会长黄志强,新加坡全国商联总会理事、宏茂桥商联会会长/基层组织领袖何金龙,新加坡经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国际展望联合会(新加坡)秘书长徐芳等五十余位新加坡工商届人士参与品鉴会。(董小涵)

专家学者热议印度尼西亚投资机遇

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及国际局势持续动荡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亟需发掘新增长极。印度尼西亚作为东盟成员国和创始国之一以及东南亚地区最大经济体,有着独特的发展优势。在第六届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期间举办的“投资印尼”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印尼营商环境与投资机会等议题发表了前沿演讲和案例分享。 近年来,印尼致力于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自2015年以来印尼陆续采取多项措施,包括简化行政许可程序、放宽市场准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以提高投资吸引力。2021年3月生效的总统令公布了新投资清单,扩大了外国投资者在印尼的可投资业务范围。2021年5月,印尼宣布改组内阁并成立投资部,以便简化外资经商及申请执照的流程。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DENTONS HPRP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法比安·巴迪·帕斯库亚尔指出,矿业、基础设施、新能源及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投资印度尼西亚的热门领域。 ILDC亚洲集团首席执行官迪亚娜·普特拉·瓦扬博士围绕巴厘岛投资机遇做主旨演讲,他指出,巴厘岛现阶段的发展重点方向主要涉及水资源、电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医疗等方面。 印度尼西亚工商联合会副主席鲍比·戈富尔·奥马尔在演讲中表示,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主要发电来源,印度尼西亚去年设定了到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作为东南亚地区的最大经济体,印尼将持续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加快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布局。未来一段时间,印尼国内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投资潜能巨大。 中国聚龙公司首席执行官雷文忠介绍了中国·印尼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建设情况。中国·印尼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是东盟地区第一家通过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考核的农业型产业园区。雷文忠表示,印尼农业投资机会非常多,尤其是新型科技农业机会多。他建议,在投资印尼过程中要注重本地化、文化融合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第六届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由国际展望联合会、中国经济信息社和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共同主办。大会呼吁在大变革中坚持再融合,增强国际社会对促进全球创新、合作、发展的理解和信心,发现国际合作中的项目机会和战略机遇。(汪慕涵)

传统医学携手新兴技术 共促医药健康行业创新发展

随着医药健康产业迈入发展新阶段,如何实现创新发展成为业内广泛讨论的热点。9月19日,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医药健康行业的创新”分论坛在线上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梅之南对中医药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他表示,中医药在过去几千年对中国人的健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下中医药技术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对于如何促进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梅之南提出,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的同时,也要夯实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基础,开展中医药活态传承、古籍文献资源保护与利用。 在创新医疗技术方面,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赖良学对“人体器官异种再生”技术进行了介绍。他指出,供体器官短缺严重限制器官移植的临床应用,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新途径之一就是借助大动物模型获得供体器官。论坛上,赖良学进一步介绍了该技术的理论基础、可行性、前期研究成果等。 对于智慧医疗,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博士生导师、新西兰国家健康创新研究院荣誉学者陈锦松表示,医疗数字化转型能够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工具。通过对患者数据的收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细致化的健康护理服务。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已经十分丰富,如电子病案、智慧医疗的应用场景、医疗机器人和药物开发等。”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高级基金顾问、博士生导师顾永川在发言中指出。他预计,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的融合将会不断扩大,未来也将有更多成功案例涌现。 针对印度尼西亚医疗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印度尼西亚HealthTech主席、印度尼西亚ProSehat公司创始人Gregorius Bimantoro表示,通过数字化工具打通医疗信息壁垒的过程中,也需要政府方面加大关注力度,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医疗资源能够普及更广泛的区域,从而加快实现智慧医疗,让更多的医疗资源实现共享。(于慧宸)

华中农业大学梅之南:健全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助力中医药行业焕发新势能

新华丝路北京9月30日电(于慧宸)在19日举办的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医药健康行业的创新”分论坛上,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梅之南围绕“中医药与大健康”主题发表演讲。他认为,中医药行业的高速发展,不仅为医药研究提供了大量天然样本,也推动了中医药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带动大健康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一套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的中医药产业链。 图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梅之南在9月19日举办的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医药健康行业的创新”分论坛上发表演讲 自古以来,中医药为中国人的医疗保健作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梅之南介绍,自秦汉时期《皇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著作奠定基础,中医药学到唐宋时期已初具规模,再至明清时期,以《本草纲目》为代表的中医巨著问世迎来了中医药学的鼎盛时期。 梅之南指出,在近代发展中,中医药行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中西医并重,不断推进医药现代化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梅之南表示,当前我国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同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药资源保护得以加强,中药质量不断提升,中药传承发展欣欣向荣,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健全。在此背景下,中医药行业对规模化的大健康产业服务链的推动作用也不断显现。 “在中药工业的带动下,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商业为枢纽的新型大中药健康产业已经形成。”梅之南表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推动构建一条包括中药种植、研发、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的中药产业链,涉及中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物、中成药、中药保健品、健康食品和饮品、中药化妆品、日化产品、中药农药、中药兽药、饲料添加剂、中药加工装备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