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全球目光再次汇聚上海。11月7日,作为进博会期间的重要经贸交流活动之一,中国新西兰国民品牌高峰论坛暨新西兰国民品牌工程5周年招待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国际展望联合会(NEXT Federation)和新西兰中国商业圆桌会议(NZBRiC)共同主办,恒天然(Fonterra)担任首席合作伙伴,《国际商报》社任支持机构。中新两国的政策专家、行业领袖、企业高管及学术代表,围绕“产供链融”主题,聚焦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与商业生态融合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共探双边经贸合作新机遇。
洞见、论道 解码 “产供链融” 核心密码
(国际展望联合会理事长、新西兰前驻华大使包逸之发表主旨演讲)
“中新两国在农业、食品、科技领域的互补性不是简单的‘1+1’,而是价值链的深度咬合。”国际展望联合会理事长、新西兰前驻华大使包逸之(Tony Browne)在开幕致辞中抛出的观点引发全场共鸣。
多年来,中国与新西兰不断深化在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贸合作。中国已连续十多年成为新西兰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数据显示,2025年1至6月,中新贸易额累计已达108.5亿美元,同比增长6.3%。在包逸之看来,中新双方必须加速从传统割裂的供应链转向融合、灵活、韧性的价值链网络,构建可信、可追溯、可持续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支撑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消费者的需求,这需要供应链各环节开展信息开放共享、联合规划、资源整合与协同运营,以实现增效降本与风险管控。
恒天然集团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黄弘从企业实践的角度,为这一理念提供了生动注脚。作为深耕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新西兰乳业领导者,恒天然从牧场到餐桌,在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都进行着积极实践。其中,牧场草饲放牧模式是恒天然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石,也是其与各方合作伙伴协同发展,促进产供链融的核心脉络。“真正的供应链融合既要讲效率,更要有温度。”黄弘表示,恒天然进入中国市场时从未以“外来者”自居,而是携手本地伙伴打造端到端的绿色价值链。这种“共建者”的思维,也让恒天然集团在华市场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印证了供应链融合的商业价值。
资本视角的切入更显合作深度。中开丝路资本执行总裁赵国强表示,作为专注跨境投资与产业资本运营的综合性资产管理机构,中开丝路资本非常看好新西兰稳健的经济基本面,以及在绿色经济、创新技术和康养文旅领域的突出优势,这与中国市场需求形成了天然的互补格局。据介绍,中开丝路资本关注在新西兰的大健康、绿色金融和康养文旅等领域的布局,期待以资本为纽带,为新西兰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渠道支持与资源对接,也助力中国资本精准参与新西兰优质项目。
政策层面的解读为合作锚定方向。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原副局长张玉中在现场结合中新经贸实践解读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他从2024年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基本情况出发,深入分析了中新两国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现状以及如何提升创新合作,并指出在当前国内国际经济格局急剧动荡整合的新形势下,要有创新思维,把企业和服务对象诉求放在最重要位置。
(以“产供链融的实践与路径”为主题的圆桌对话)
在由尼古拉斯·考尔德主持的圆桌对话中,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金旭、佳沛集团中国区副总裁金世理(Ivan Kinsella)、新西兰联合制药亚太副总裁马丁·布雷姆纳(Martin Bremner)、广东启迪集团副总裁郭小东、中国南京天溯公司董事兼海外运营总监俞安宁,戴德梁行董事、战略及运营主管王正琦,中开丝路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张齐就“产供链融”的落地实践展开热议。与会者一致认为,绿色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正成为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绿色转型不再是迫于监管的被动成本,而是通过融合,内化为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它提升了品牌形象,降低了长期合规风险,并能吸引寻求可持续解决方案的优质客户和投资者。与会者表示,当前中新经贸合作正在从传统的“货物贸易”关系,升级为“生态共建”关系,中新企业需加强在数字化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与跨境金融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构建更具韧性与效率的产业生态。
迎新、升级 共启“中新合作”升级篇章

(恒天然集团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黄弘为“新西兰国民品牌工程”新成员–玺龙茶颁发证书 主办方供图)
在随后举行的颁证环节中,自2020年启动的“新西兰国民品牌工程”又迎来了新成员——玺龙茶(Zealong Tea)。这是一个关于匠心与坚持的传奇品牌,开创了新西兰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茶园。玺龙茶已不仅是高品质有机乌龙茶的代名词,更成为了新西兰的一张国家级外交名片,出现在国宴以及馈赠外宾的礼品清单中。现场,包逸之宣布接纳玺龙茶为新西兰国民品牌工程的新成员。黄弘作为颁证嘉宾为玺龙茶颁发了会员证书。
随后,论坛举行了“新西兰国民品牌工程5周年杰出贡献奖”颁奖仪式,恒天然、佳沛、百碧祺、纽渥及佳沛中国区副总裁金世理分别获奖。为进一步夯实中新合作平台,论坛还举行了“国际商务会客厅—新西兰”与“中新商务科创走廊”中方首批园区加盟授牌仪式。两大合作平台的落地,更让“升级”二字有了坚实支撑。
不再是简单的将产品卖进来,而是要把产业链建起来。在全球分化与重构的时代背景下,中新两国的合作唯有从“简单贸易”“项目合作”走向“价值链融合”,让更多企业加入这场价值链共建,才能实现双向赋能,共赢共享。
—–中国新西兰国民品牌高峰论坛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