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 | 中日韩合作迈向开放新时代

时隔1年7个月,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成都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会议,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韩国总统文在寅出席。

会议期间,三国领导人就维护朝鲜半岛无核化、积极推进RCEP等议题达成共识,并发表《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此外,三国领导人还出席了第七届中日韩工商峰会,并就在5G、大数据等领域的合作达成一致。

尽管时下日韩关系低迷,但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再次举行,实则凸显出中日韩三国对合作的重视。中日韩三国的合作发展,也正跨步迈向一个开放的新时代。

中日韩共同为多边主义站台

中日韩三国领导人称,我们一致认为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具有重要作用,将致力于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强化现有国际规则,确保公平竞争以培育良好营商环境。

而眼下,WTO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作为全球贸易“最高法院”,WTO争端解决机制上诉机构已经因美国刻意阻挠成员遴选而停止运转;另一方面,WTO 改革已步入深水区,是否要改写WTO已沿用了多年的基本原则,如发展中国家享有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等,主要经济体正展开激烈博弈。

“未来WTO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将会来自亚洲板块。”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和投资研究室主任王海峰指出,在WTO 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作为其重要成员,中日韩三国的联合发声, 为多边贸易体制站台,明确将维护多边主义,强化现有国际规则,为处于全球经贸大变局之中的WTO 注入更多正能量,也有利于推动WTO改革向符合大多数成员利益的方向发展。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凤英同样认为,面对未来区域经济增长潜力和全球大变局,中日韩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共同引领实现真正的“亚洲世纪”。

在陈凤英看来,中日韩三国的拓展合作,无疑将有利于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稳定发展,不仅包括经济领域,还包括地缘政治问题等等。至于凭借中日韩三国之力,去盘活和推动WTO机制改革,陈凤英坦言,三国当前的力度显然还不够。

RCEP基础上谈中日韩自贸区

此次会议期间,三国领导人表示将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成果的基础上,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

2019年是中日韩合作20周年。20年来,中日韩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发展,三国贸易、投资、人员往来规模迅速扩大。商务部数据显示, 2018年三国间贸易总额超过7200亿美元,相互投资额超过110亿美元, 人员往来超过3100万人次。

作为东亚地区的三个最重要的经济体,中日韩三国在全球也都举足轻重。三国总人口达16亿,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达24%。在RCEP目前15个成员中,中国、日本、韩国经济体量依次为前三强。基于此, 王海峰强调,这三个国家的态度和立场,对RCEP能否顺利签署生效更显意义重大。他表示,如果中日韩能达成自贸协定,不仅会给三国经济与贸易发展带来重大利好,还会切实助力WTO改革,更会深刻影响整个亚洲的未来。因此,尽快签署RCEP,并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是当务之急。

在陈凤英看来,RCEP和中日韩自贸协定如果能够顺利达成,将推动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产生重大变化。“从时间进展角度分析,目前框架已基本完成的RCEP,将会助力和推动中日韩自贸协定的达成。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中日韩自贸协定的落实势必会进一步促进和引领RCEP机制再升级。”

“当然,就短期来看,印度对于RCEP的态度,以及日韩间的贸易摩擦,也是左右中日韩自贸协定落实的变量。鉴于中日韩三国经济发展的实力、阶段都各不相同,因此,本着国家利益的原则,要以务实的态度来推动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的继续。”陈凤英说。

王海峰还强调,要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顺利达成,应进一步加强三方不同层面的交流对话。其中, 人文交流是三国合作的亮点,也是必不可少的纽带。比如旅游方面的合作,可考虑推出三国免签政策。同时,还要加强民间交流,将诸如大连、青岛等地理位置优势突出的城市,打造成为中日韩自贸协定示范区和先行区,并在此搭建起民间交流平台。这也将有力带动和促进我国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日韩并非三国时代的魏吴蜀”

在2019年12月24日举行的中日韩工商峰会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致辞中表示,日中韩三国并非三国时代的魏、吴、蜀,不是相争关系。希望与三国的经济界领袖一道,三国共同合作,构筑与国际社会共同发展的“新三国时代”。安倍此番表态可以看作是此前中日共识基础上的延伸,就是要“化竞争为协调”。

陈凤英坦言,事实上,在中日韩三国关系中,中日关系最为重要。中日关系趋稳,是凝聚三国未来合作发展的关键,亦有利于缓解日韩两国的双边关系。

我们看到,近来中日关系成功破冰并“重回正常轨道”。2019年6 月大阪G20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安倍晋三,中日达成十点共识。同年11月23日,习近平主席会见安倍时再次强调, 双方应该践行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 的政治共识,本着“化竞争为协调”的精神,推动两国关系始终沿着正确轨道持续向前发展。而此番安倍的发言也延续了这一精神,并将范围扩展到中日韩三国。

此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正是在三国合作迎来20周年、国际地区局势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三国关系向好发展的大背景下举行的。这既是总结过去20年的经验,也是探索下一个10年合作交流。

在峰会上,李克强指出,20 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中日韩之间的务实合作始终持续推进, 这符合三方共同利益和人民福祉。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中日韩应当发扬20年前合作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精神,同舟共济,凝聚共识,团结协作,面向未来,进一步巩固政治互信,拓展务实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为地区乃至世界的繁荣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文在寅强调,三国20年来务实合作成果丰硕,实现了共同发展, 并为东北亚和平稳定作出重要贡献。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稳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三方要紧密合作, 持续扩大共同利益,积极在应对气候变化、环境卫生、老龄化等领域开展合作,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合作, 加大力度保护知识产权,密切人文交流,巩固面向未来的合作基础。韩方愿同各方一道,推进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稳定。

安倍晋三表示,20年来,三国合作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站在新的起点上,三方要总结经验,规划下一个10年合作蓝图,建立“三赢”关系,三国拥有悠久的人文交流历史,要以三方相继举办奥运会、残奥会为契机,推进三国体育、旅游、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在环境保护、人口老龄化、海洋垃圾等问题上的合作。当前形势下,日方致力于同中韩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维护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投资营商环境。

拓展更多三方合作,应放下包袱、增强互信

当下中日韩合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力点,在于第三方市场合作。

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中国首创的国际合作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截至目前,中国已与日本、法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就第三方市场合作签署了联合声明或谅解备忘录。

按照这种模式,参与方可以取长补短,避免恶性竞争,好处非常明显。前不久,韩国产业通商和资源部长官成允模还建议,希望三国能开展第四方市场合作。

此次会议期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称,将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通过现有机制开展更多第三方合作, 将探索新的合作领域和模式。

王海峰表示,第三方市场合作使伙伴关系向更多方面延伸成为可能,以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核心的互利共赢新伙伴关系或许将成为伙伴关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使三方在共同发展中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高质量发展。从中日韩的实际出发,未来三国可以在基础设施、能源、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以及新业态等领域发挥优势互补,特别是日韩两国可以借助中国的大市场,将其技术竞争的潜力有效发挥。他认为,未来中日韩三方间的合作,有望发展成为亚洲地区的“小欧盟”模式。

回顾过去的20年可以发现, 中日韩合作主要集中在三国内部, 即相互间强化在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但鲜有以中日韩三国为集团的对外合作。2018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东京出席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期间,提出打造“中日韩+X” 模式,获得各方积极响应。2019年8 月的中日韩外长会议上,三国外长通过了《“中日韩+X”合作概念文件》,使得该合作模式从设想转为具体的文件,指导未来的具体合作。

“参照日本主导生效的CPTPP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日本与欧洲、新加坡等签署的双多边经贸合作协定的开放程度来看,未来日方对中日韩市场开放的要求会比较高,甚至可能会高于RCEP 的开放程度。因此,三方在未来的谈判中肯定会朝着更为开放的方向前行。”陈凤英认为,“中日韩+X” 合作概念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立足于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开放发展。该模式应成为下一个10年引导三国合作的主要动力。未来该合作模式中的“X”,将可以是朝鲜、蒙古、俄罗斯、中亚地区经济体等等,还可以是亚洲范围之外的更多其他经济体。“就像英国已表明希望加入CPTPP 一样,‘中日韩+X’同样可以发展成为跨区域性的合作模式。”

陈凤英表示,“中日韩+X”模式的实施,将有助于减少中日韩彼此间不必要的竞争,相互取长补短,进而有力推动亚洲的繁荣与发展。与此同时,这个“X”还应扩展至外交、政治等领域,如“中日韩+多边主义”“中日韩+自由贸易”等。通过在具体国际议题上的合作,将有助于不断巩固三国合作基础,扩大三国之间的共识,进而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繁荣、稳定的稳定力量。

王海峰最后强调,打造新时代的三国关系,推进中日韩深入合作的关键,首先必须要建立起一个长期、稳定的互信机制。要让三国的内部向心力大于外部的离心力。同时,三方凝聚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至关重要。此外,不要让三国间历史问题的纠葛成为未来合作发展的包袱。

本文刊于《中国发展观察》杂志2020年第1-2期合刊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