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网络化的智能社会势不可挡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历史的必然趋势,而新冠肺炎疫情后,数字化、网络化的智能社会将势不可挡。

陈德铭在论坛上发言。

科技日报记者 李钊摄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李钊

9月8日,商务部前部长,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CCG(全球化智库)名誉主席陈德铭在2020“服务业扩大开放暨企业全球化论坛”上发言表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历史的必然趋势,而新冠肺炎疫情后,数字化、网络化的智能社会将势不可挡。

本次论坛由北京市商务局、全球化智库联合主办。

全球化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

陈德铭指出,早在几千年前的区域性帝国已经出现了跨国贸易。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使商品交换的半径扩大到全球。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冷战结束后世界统一市场的出现,让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凭借着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跨国公司完成了全球的投资和生产布局。贸易不再仅仅是商品的交易,70%—80%的全球贸易额已是中间品贸易。

当今的百年变局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美国保护主义引发的贸易和投资摩擦,尤其是违反多边规则的惩罚性关税和“实体清单”制度,不仅使中国、欧盟、日本等多国经济受到损害,美国自身也深受影响;二是新冠疫情肆虐已使全球超过2700万人感染,超过88万人失去生命。主要采取隔离的方法加以防控,阻滞了经济增长,反过来使抗疫经费捉襟见肘。民粹思潮泛滥、单边主义横行,全球化走到了十字路口。

推动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科技进步

陈德铭说,经济全球化的强大生产能力,各国医务工作者的团结坚守,科学技术领域的协作攻关,都已证明人类能够最终战胜疫情。目前全球已有十几种新冠疫苗进行到人体试验阶段,如牛津大学和阿斯利康、辉瑞与德国生物公司以及中国的几个品种的疫苗,都已进入了临床三期。可以说,后疫情时代已经不远了。

未来二三十年,全球化还将继续。只不过经历了抗疫的洗礼和反思,全球价值链会趋向短链化和区域化,推动经济增长的生产力将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智能社会将势不可挡。也许多边经贸组织和规则的改革短时间内难以达成,但“脱钩”和新冷战也绝不会得逞。

新基建投资热点值得关注

陈德铭指出,中国企业在经历了疫情的阵痛和恢复期的反弹后,会迎来一个困难和机遇并存的艰难探索期。中国抗疫的成功决非偶然,不仅见证了体制和政策的成功,也折射出人民的坚守和创造。在双循环的推动下,国内消费市场成了企业开拓的主战场,但市场的成长不是“毕其功于一役”,收入的增加、物价的稳定、资源的保障以及心理的预期等等都是重要因素。在线经济的运行模式以及服务业增长的大趋势,是企业不可或缺的振兴支点。围绕新增长点的新基建,亦将是“十四五”期间一个值得关注的投资热点。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万万不可丢弃,不仅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欧洲市场,保住对美市场尤为重要。美国和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内市场,双方经济结构的互补性决定了“谁也离不开谁”。从长期看,尽管未来中美关系以竞争为主,但仍要努力在有规则竞争中创造合作,避免或减少严重对抗。

责任编辑:常丽君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