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November 23, 2018

联合国第8任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出席国际展望大会

潘基文表示,此次大会有效的促进了地区的整合。我们的世界面诸多的不稳定因素,我们的世界秩序也因此受到了一些挑战。但是我相信我们正面临非常好的时机,把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好。 此次大会将不仅仅是中国和新西兰之间的共享,而是超越两国,为世界提供资源;此次大会提供了一种机制,提供一种为世界提供方案的可能。我们到杭州来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潘基文说,我们需要更好的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不论大国或者小国。所有的世界挑战都会有相对应的世界解决方案。 潘基文希望世界各国更多的致力于多边主义发展以便促进国际合作。同时,他认为,世界各国都必须不断的改变,不断的创造,不断的推动世界向前。最后,潘基文呼吁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世界的领导人,不管你在哪一个领域,为跟随者树立榜样。 潘基文说,我们必须要进行合作,促进参与各方互相合作,促进整个国际社会共同合作。我们在这里,在杭州,希望能够把世界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拓展,促进整个世界更加繁荣和谐。

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在国际展望大会(杭州2018)发表演讲

深化中新乳业合作,共筑世界品质 伊利集团副总裁 张轶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代表伊利集团参加此次国际展望大会。伊利与国际展望大会素有渊源:大会的总部在奥克兰,伊利的大洋洲乳业正是在那里揭牌。同时,我们在新西兰还与当地的林肯大学一起进行创新合作,可以说伊利在新西兰的合作模式,与本届大会的主题“发现智慧实践”非常契合。 当前,全球各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日益密切,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深化全球合作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寻求发展的共同途径,乳业也不例外。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说过,“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从伊利的实践来看,面对全球乳业的新变化,只有不断深化全球合作,打造资源互补、创新协同、开放共赢的高品质新乳业,才能共筑世界品质,为人类健康贡献力量。 首先,要通过资源互补,来强化品质基础。每个国家的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全球化为各国各行业实现资源互补提供了便利。就伊利来说,我们的全球供应商遍布34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家企业。一直以来,伊利致力于聚焦“全球最优品质”,用全球资源做一杯好牛奶。在我们的资源链条中,新西兰是最重要的支点之一。2014年,中新两国元首共同为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揭牌,这个项目是当时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创造了中新两国投资规模的新纪录。2017年3月,该项目二期揭牌,成为两国农业合作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典范。 其次,要通过协同创新,来提升核心竞争力。随着科技的进步,乳业这一传统行业也被赋予了更多创新基因。在建立大洋洲乳业基地的同年,伊利与就新西兰林肯大学达成了合作,针对乳业创新的不同课题进行深度交流和研究。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欧洲创新中心、主导了中美食品智慧谷,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协同,在品质保障、产品研发、母乳研究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伊利的高端产品占比已经接近50%。 第三,要通过开放共赢,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当前,全球乳业市场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伊利确立了“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的企业愿景,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近期,伊利产品成功进入印尼,正式布局东南亚市场,在推动国际化战略上翻开了新的篇章。我们也希望全球乳业市场能够更加开放,以互利共赢实现共享健康。 只有不断深化全球合作,才能推动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才能实现全球乳业的高质量发展。当前,中国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中国与新西兰两国交流更是以“一带一路”为纽带日趋紧密,我们希望两国伙伴们能充分敞开怀抱、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全球乳业的可持续发展,伊利愿与各方一起,在“共筑世界品质”的过程中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新西兰国家党主席彼得 · 古德费洛在国际展望大会(杭州2018)致开幕词

11月22日,第二届国际展望峰会(杭州2018)在中国杭州隆重召开。来自中国、新西兰及东南亚、非洲和中东欧国家的政界、工商界、社会领域的正式代表400余人出席了峰会,新西兰国家党主席、大洋洲“一带一路”促进机制名誉主席彼得·古德费洛致开幕词。 古德费洛主席在致词中表示,此次活动旨在为促进国家间彼此融合,推动国际资源共享提供一个良好平台,呼吁通过不断加强国际合作来抵制日益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 古德费洛主席指出,新西兰一贯坚定支持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他高度赞扬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 古德费洛主席介绍说,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新西兰期间,中新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安排备忘录,新西兰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签署此类备忘录的发达国家。大洋洲“一带一路”促进机制随后宣告成立,其工作宗旨就是增进国际合作。 中新贸易近年迅速增长,双边贸易总额从2007年的86亿新西兰元激增至2017年的261亿新西兰元。古德费洛主席对中新贸易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感到欣慰,并对两国在投资、旅游和留学等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充满信心。 古德费洛主席指出,新中经贸关系的发展得益于新中两国众多企业的成功合作。第二届国际展望大会的重心之一就是多国企业宣讲自己在国际合作中的智慧实践。 中联部、新华社、浙江大学的有关领导,以及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前埃及政府总理伊萨姆·沙拉夫也出席了开幕式。

新华社:多国政商界人士在杭州共议智慧实践促进国际合作

(新华社)摘要:本次大会以“发现智慧实践”为主题,来自新西兰、印度尼西亚、阿联酋、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的800多位政要和工商、学界代表汇聚一堂,交流国际合作中的智慧实践,探索整合分享优势资源,促进全球创新、合作、发展。 “公共和民营部门的资源融合到一起,我们就可以在国际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更多国际合作。”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在22日于杭州举行的国际展望大会(杭州2018)上说。 本次大会以“发现智慧实践”为主题,来自新西兰、印度尼西亚、阿联酋、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的800多位政要和工商、学界代表汇聚一堂,交流国际合作中的智慧实践,探索整合分享优势资源,促进全球创新、合作、发展。 数十位行业实践者和领军企业分享了国际合作中40个智慧实践案例,涵盖“公共服务、能源与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区块链与新零售”“教育、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食品、健康与农牧业”“创新企业与科技研发转化”等五大板块。 “新西兰一贯坚定支持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新西兰国家党主席、大洋洲“一带一路”促进机制荣誉主席彼得·古德费洛表示,此次活动为促进国家间彼此融合,推动国际资源共享提供一个良好平台,他呼吁通过不断加强国际合作来抵制日益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 潘基文表示,大洋洲“一带一路”促进机制已经超越了新西兰和中国两国之间的合作,参加大会的还有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借助这个平台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大合作。 印度尼西亚工商联合会副主席吴永升表示,印尼对中国、新西兰和其他国家的优质产品、技术转移、产业合作等有着需求强劲的庞大市场,但是又有着不同的国情和营商环境。大会所提供的沟通对话机会尤其可贵。 国际展望大会由浙江大学、中国经济信息社和大洋洲“一带一路”促进机制共同主办,发布了相关成果,并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了《中国—新西兰“一带一路”合作机遇报告(2018)》,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发布了《中国西部大开发发展报告(2018)》。(来源:新华社)

中经社与大洋洲一带一路促进机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新华社)22日,以“发现智慧实践”为主题的第二届国际展望大会在浙江杭州召开。在大会上,大洋洲一带一路促进机制与中国经济信息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助力中国与大洋洲的“一带一路”合作。     图为大洋洲一带一路促进机制与中国经济信息社交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就中新两国经济信息互换、专题分析研究、专项咨询服务开展深度合作。     未来,中经社和大洋洲一带一路促进机制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中国招商项目信息、大洋洲国家经济信息、供应商(或产品)信息和招商投资项目信息等方面,开展双边专属信息内容的互换,为中国企业走进大洋洲、大洋洲企业进入中国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同时,双方将就双边或多边感兴趣的话题,组织相应研讨,沟通情况,解读政策,提升大洋洲区域以及及“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和理解。 新西兰国会议员、大洋洲一带一路促进机制主席、国际展望联合会筹委会主席杨健在当日的第二届国际展望大会上表示,2017年在新西兰奥克兰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展望大会主题是可持续性和合作,而第二届国际展望大会的主题是追求智慧实践,两届大会都是以合作为主题的。大洋洲一带一路促进机制注重合作,特别是在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尤其要注重、鼓励、促进国际合作。 近年来,中国与大洋洲的经贸合作日益紧密。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截止2018年8月,中国仍为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同时继续保持澳大利亚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地位;截止2018年7月,中国为新西兰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大洋洲一带一路促进机制(Oceania Silk Road Network,简称OSRN)是于2017年3月由新西兰国家党主席彼得•古德费洛等共同发起,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价值观和合作理念,旨在促进大洋洲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融入合作、共享机会、贡献价值,努力搭建促进国际合作的资源整合平台和网络协调机制。 中国经济信息社是新华社经济信息一体化管理和经营的责任主体,全面负责新华社经济信息采集、产品生产、市场营销和用户服务等。发展经济信息、服务国家战略是中国经济信息社的使命。(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 – 潘基文:应对全球挑战,除了合作没有B计划

新华社 – 潘基文:应对全球挑战,除了合作没有B计划   新华社杭州11月23日电(记者殷晓圣)22日至23日,国际展望大会在浙江杭州召开,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接受记者专访表示,应对全球挑战,除了合作,我们没有B计划。 今天,世界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风险迭出、不确定性加剧,保护主义、民族主义、个人主义的迹象层出不穷。“有的国家筑起高墙,将外来者拒之门外。”潘基文说,除了拒绝“不速之客”,这些国家也在拒绝别人所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科技大大改变了人们沟通、生活和工作的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中,弱势群体也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仍有很多人需要帮助。   潘基文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孔令杭 摄 由于儿时感受过贫穷和挨饿的滋味,潘基文始终关心着贫困人口和困难群体。目前,全球仍有数以亿计的人还在遭受贫穷和饥饿。联合国2030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任重道远。 “我爱吃中国菜,借此机会,我也呼吁全球减少餐食的浪费。”潘基文说,“我们节省每一口粮食、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对实现节能减排、气候变化会大有帮助。” “有的人以为用完了地球上的资源,我们可以移民到月球或者火星上生活。”潘基文说,“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发现‘第二个地球’。”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有的国家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潘基文对此深感忧虑。有人“退群”,总要有人坚守。潘基文表示,中国在太阳能、核能以及诸多新能源领域展开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处于世界前沿,有人带了好头,“其他国家就会效仿”。 “尽管没有B计划,但是我们有A计划,那就是合作。”潘基文说,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国际性问题,每个国家都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 潘基文坚信,这个世界需要领导者,“真正的领袖是用行动做出示范的”。他说:“领导者不应该筑起高墙,而是建立起理解与合作的桥梁。” “未来的青年领袖们!做一个世界公民。每个公民,尤其是年轻人,应该对世界的未来有更清晰的看法。”潘基文鼓励青年,“你们的视野要超越家庭,超越社区,甚至超越国家。我们都在一条前进的船上,同舟共济。” (来源:新华社)

国际展望大会C位焦点 数字智能拥抱实体经济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人工智能研究所所和吴飞作分享。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敏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杭州11月22日讯(记者 魏敏)大数据、人工智能(AI)、区块链,是当前热门话题,这些新兴技术将时刻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22日上午,国际展望大会(杭州2018)在杭州盛大开幕,大会以“发现智慧实践”为主题。在当日下午的“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发展” ——人工智能、区块链和新零售分论坛上,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人工智能研究所所和吴飞等嘉宾出席并分享了他们的智慧实践案例。   历史上的经济增长动力经历了由劳动力驱动向投资驱动再逐渐向技术创新驱动的转变。创新驱动本质是创新成为国民财富增长的主要源泉,发展的动力主要依靠全社会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社会正处于“互联网+”向“人工智能+”转型。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研究院院长曲桦表示,目前,很多行业发展已经很成熟,要想行业发生改变就必须融合,融合再发展。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处于计算智能阶段,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将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他认为,未来谁能解决信息有效的接收和处理谁将引领潮流。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区块链致力于解决人和人之间的信用问题,它颠覆了人类对社会既有组织模式的认知。杭州趣链科技CEO李伟认为,区块链第一次让数据的控制权共享成为可行。区块链将推进数据可信向资产可信转化,从而实现合作可信。金窝窝首席科学家李立中也认为,区块链解决了数据的可信有序问题,它可以实现“你可以分析我,但你不知道我是谁”。   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掌握数据就是掌握消费者需求。区别于以往任何一次零售变革,新零售将通过数据与商业逻辑的深度结合,真正实现消费方式逆向牵引生产变革。它将为传统零售业态插上数据的翅膀,优化资产配置,孵化新型零售物种,重塑价值链,创造高效企业,引领消费升级,催生新型服务商并形成零售新生态。

探密2018国际展望大会分论坛五 “未来的创造者和领导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杭州11月23日讯(记者 魏敏)22日上午,国际展望大会(杭州2018)在杭州盛大开幕,大会以“发现智慧实践”为主题。在当日下午的“未来的创造者和领导者”——创新企业与科技研发转化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分享了他们的智慧实践案例。  “未来的创造者和领导者”——创新企业与科技研发转化分论坛嘉宾作分享。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敏摄   创新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创新企业是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群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他们正在深刻地影响和塑造未来。各国政府和社会需要关注创新企业在政策制定、技术转化、市场机制以及舆论引导方面的发展需求,优化资源协调机制,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和领导者。全球创新企业也应认识到他们在全球治理中肩负的共同 的责任担当,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探密2018国际展望大会分论坛四 “包容互鉴的多元化文明”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杭州11月23日讯(记者魏敏)22日上午,国际展望大会(杭州2018)在杭州盛大开幕,大会以“发现智慧实践”为主题。在当日下午的“包容互鉴的多元化文明”——教育、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分论坛上,中国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孙华等嘉宾出席并分享了他们的智慧实践案例。

探密2018国际展望大会分论坛三 “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杭州11月23日讯(记者 魏敏)22日上午,国际展望大会(杭州2018)在杭州盛大开幕,大会以“发现智慧实践”为主题。在当日下午的“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食品、健康与农牧业分论坛上,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等嘉宾出席并分享了他们的智慧实践案例。 “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食品、健康与农牧业分论坛现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敏摄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然而,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生态问题逐渐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只有解决生态危机才能走向生态文明,而绿色发展就是通往生态文明的道路。所谓“绿色发展”,就是指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模式。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产业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