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新华社一带一路

世界共享 你我共度——伊利亮相“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成立大会

新华丝路网北京6月27日电(史春姣)“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成立大会27日在京举行。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轶鹏作为中资企业代表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张轶鹏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走深走实,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信息资源成为各国政府、智库、企业全方位洞察“一带一路”沿线经济、投资机会,制定战略决策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数据源。 “利用双多边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协作机制,通过建立‘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平台,在成员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强化双边多边信息流通,构建起互联互通的全球经济信息‘朋友圈’,将有力推动‘信息丝路’建设,帮助沿线国家企业和机构发现投资、贸易机会,促进各方合作共赢。”张轶鹏表示。 “一带一路”经济信息的共享能够为包括伊利在内的大批企业高效布局海外市场提供有力支撑。“在经济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我们要全面深化全球健康产业链的合作,汇聚各方力量,共建健康生态。”张轶鹏说,伊利不久前提出了共建“全球健康生态圈”的理念,而要将其转化为现实,这个过程就离不开经济信息的共享。 据悉,目前伊利已在亚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等区域进行了产业布局,打造了全球智慧链,一系列科研成果已经转化为高品质的健康产品,着力为全球消费者的健康提供服务。 “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由新华社倡议发起,由26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讯社、信息服务机构、研究机构和商协会共同发起成立,旨在以信息服务为引领,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当天,由新华社旗下“一带一路”国家级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新华丝路”开发建设的“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平台(BRInfo)正式上线,该平台将用于成员机构间进行信息交换和业务合作。

全球30多家机构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

新华丝路网北京6月27日电(记者刘玉龙、王雨萧)27日,全球30多家机构共同发起的“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在北京宣告成立。 图为“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成立大会。(新华社 王吉如 摄) 记者在当日举行的“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成立大会上了解到,“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由新华通讯社牵头发起,创始成员来自亚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国际知名通讯社、信息服务机构、研究机构等。 新华通讯社社长蔡名照表示,“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旨在通过成员间的经济信息共享,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政府和企业提供便捷实用的经济信息服务,促进各方互利共赢。 “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是互联互通,信息交流共享是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蔡名照说,共享网络的成立,为“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作为发起方,新华社愿积极承担责任,为共享网络的建设作出积极努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席睿德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各国对于经济信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建立国际间的经济信息交流合作机制。共享网络让经济信息共享赋能各方经济发展,进一步强化“一带一路”合作能力,将更加有效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 当天,“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平台正式上线,平台将用于成员机构间进行信息交换和业务合作。针对“一带一路”共建各方的需求,成员机构可以实时免费共享“一带一路”相关的投资、贸易、产业、项目、企业等动态信息和研究成果。

打造全球健康生态圈助力伊利进入发展新阶段

新华丝路网北京6月27日电(李浩然)“就在不久之前,伊利提出了要共建‘全球健康生态圈’。”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作为唯一一位中方企业代表,在27日于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成立大会上说,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经济信息的共享。作为健康食品企业,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健康产品是伊利的使命,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是伊利的责任。 图为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轶鹏发表演讲(王吉如 摄) 健康产品是健康的核心 每一滴奶都蕴藏着健康。 张轶鹏表示,伊利打造了全球智慧链,一系列科研成果已经转化为高品质的健康产品,为全球消费者的健康提供服务。 据了解,在伊利的产品系列中,以舒化无乳糖牛奶等为代表的高科技含量产品占比已经高达40%,包括LHT乳糖水解技术及其制备方法均获得国家生产技术专利。 同时,伊利推出了植物蛋白饮料“植选”系列豆乳、能量饮料“焕醒源”等多款产品,并新建长白山天然矿泉水饮品项目,进军矿泉水行业,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健康营养需求,持续打造企业健康增长极。 张轶鹏说,合作方能聚力,在经济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我们要全面深化全球健康产业链的合作,汇聚各方力量、共建健康生态。 作为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健康高品质产品的伊利集团,一直高度重视益生菌的研究与使用。通过汇集全球资源,伊利的研发团队在益生菌菌种的科学研究过程中潜精研思,经过八年上千次试验,筛选出乳双歧杆菌BL-99,伊利第一株自主研发的专属益生菌由此诞生。伊利推出的畅轻系列产品中,其“A+BB益生菌”科学配方兼顾营养和创新,曾在上海国际食品及饮料展多次摘得“产品配方创新奖”。 据介绍,伊利已通过与SGS(瑞士通用公证行)、LRQA(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和Intertek(英国天祥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升级伊利全球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产品质量与健康。 图为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轶鹏发表演讲(王吉如 摄) 合理布局是健康的保证 每一盒奶都来自于全球。 张轶鹏介绍,伊利目前已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等全球乳业创新高地进行了合理布局。 据了解,伊利在今年3月宣布以11.31亿元收购新西兰第二大乳企,该企业拥有许多产品并销往40多个国家。通过对该公司的收购,可以稳定伊利在新西兰的奶源,加强伊利的竞争力,也牢固了伊利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地位。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近六年的时间里,伊利建立了大洋洲生产基地,用“黄金奶源带”优质奶源做一杯好牛奶;构建“全球智慧链”,联动欧洲瓦赫宁根大学等全球顶尖学府及科研机构,以创新研发赋能乳业发展;立足“世界共享健康”,进入印尼、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 2018年11月,伊利收购泰国本土最大冰淇淋企业THE CHOMTHANA COMPANY LIMITED。同时,伊利旗下“Joy Day”冰淇淋已进入印尼市场。 张轶鹏表示,伊利一贯秉持共赢的发展理念,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从产品品质、行业发展、经济推动、环境友好等不同维度共享发展红利、共享健康成果,让“全球健康生态圈”不仅能创造商业价值,更能创造社会价值。 思维高度是健康的指南

伊利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打造国际化典范

新华丝路网北京6月27日电(张歌)6月27日,伊利集团亮相在京举办的“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成立大会,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发表讲话,同与会各方分享了对于区域共享经济信息网络建设的思考。作为一直以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企业,伊利持续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分享智慧,展示了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责任担当。乘着政策的东风,伊利稳步推进海外布局,努力打造国际化典范。 从中国出发走向世界 自2013年倡议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在各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中国乳业企业“走出去”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从“全球织网”到“全球智慧链”,再到打造“全球健康生态圈”,伊利一直致力于整合全球智慧、创新、市场资源,在世界舞台迈出华丽舞步的同时,也为“一带一路”建设“大写意”绘制出了细腻的企业“工笔画”。 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曾表示,伊利通过“集聚优质资源、打造品质标杆”的独特实践,以企业国际化战略为依托,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努力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坚力量,不断向世界乳业贡献“中国智慧”。 在欧洲,伊利于2014年3月携手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共同打造了伊利欧洲研发中心。依托该中心,双方共建中荷首个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在乳制品品质提升方面开展一系列合作。2018年9月,伊利欧洲研发中心正式升级为欧洲创新中心,反映了双方在创新研发、人才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在大洋洲,伊利于2014年起在新西兰坎特伯雷地区建设了大洋洲生产基地。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覆盖科研、生产、深加工、包装等多个领域,是中新两国的重要合作项目。2019年3月,伊利还宣布收购新西兰乳业合作社Westland100%的股权。与Westland的成功携手既是伊利巩固中国及亚洲乳业市场领先地位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又一成功案例,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经验。 图为伊利大洋洲乳业生产基地厂房 在东南亚地区,伊利也已吹响了国际化的号角。2018年10月,伊利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发布11款Joyday冰淇淋。仅仅时隔一个月,伊利又收购了泰国本土最大的冰淇淋企业Chomthana。通过进驻东南亚市场,伊利与当地形成了深度合作,持续拓宽海外渠道,促进产业链上优质资源流动,为中外乳业的协同发展创造了平台。 从中国出发惠及世界 “一带一路”是助力企业发展之路,也是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合作共赢之路。伊利在开展海外业务提升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也为世界乳业传播了“中国智慧”,用实际行动助力当地经济与社区发展。 在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中,伊利持续升级质量管理体系,展示了严苛的质量管控标准。在国标线的基础上,伊利提升了50%的标准,制定了企标线;在企标线的基础上,又提升了20%的标准,制定了内控线。“三条线”标准贯穿国内外所有供应商,促进了供应商当地奶源品质的提升。“用全球资源造一杯好奶。”正如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所说,伊利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享、共建的原则,共商健康议题、共建健康生态、共享健康成果,以此实现“让世界共享健康”的梦想。 在拓展海外市场时,伊利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在充分尊重当地文化的基础上,促进文化之间的理解与认同。在新西兰大洋洲生产基地,管理层及各级员工几乎都是当地人,伊利在保障了企业管理国际化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需求;同时,伊利通过企业文化培训,以及安排新西兰员工到中国伊利总部等地交流学习,增进互相了解,提高彼此认同感和凝聚力;此外,伊利还在当地中学设立了奖学金,鼓励当地中学生积极参与乳业研究和中新交流。 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伊利始终肩负中国领军企业的责任与担当,既实现了与当地的互利共赢,也有力推动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根据企业财报,2018年伊利实现营收795.53亿元,同比增长16.89%,创历年来最大增幅;净利润实现64.52亿元,同比增长7.48%。2019年第一季度,伊利营业总收入231.3亿元,同比增长17.1%;净利润22.8亿元,超预期实现首季开门红。按此增长速度,伊利有望在2019年达成超900亿元的营收目标。 “一带一路”是一条共同发展之路,在这条路上,伊利开放包容,不断向外“输出管理、输出标准、输出智慧”,展示出了中国企业的风采。未来,伊利仍将深耕“一带一路”,为更多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伊利将继续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

从北京出发!架起“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记者陈伶娜)全球30多家创始成员机构共同发起的“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27日在北京成立,构建互联互通的经济信息“朋友圈”,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搭建“信息桥”。当日,创始成员一致通过了共享网络章程。与会代表认为,“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的成立有助于促进信息自由交换,有助于消除各国之间的“信息赤字”,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BREIP:“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Belt and Road Economic Information Partnership,缩写为BREIP)。由新华社倡议,全球30多家通讯社、信息服务机构、研究机构、商协会共同发起成立。BREIP以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为引领,集各方优势信息资源,打破信息不对称的阻碍,以信息交流促进国际经贸合作。 BRInfo:“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平台。新华社旗下的中国经济信息社负责BRInfo的建设和运维。通过这一平台,成员机构可进行信息交换和业务合作,共享投资、贸易、产业、项目等动态信息和研究成果,形成信息资源池,给需要“一带一路”投资贸易信息的各方提供权威及时的信息服务。 “信息桥”怎么建? 新华社社长蔡名照:“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旨在通过成员间的经济信息共享,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政府和企业提供便捷实用的经济信息服务,促进各方互利共赢。作为发起方,新华社愿积极承担责任,为共享网络的建设作出积极努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席睿德: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各国对于经济信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建立国际间的经济信息交流合作机制。“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让经济信息共享赋能各方经济发展,进一步强化“一带一路”合作能力,将更加有效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 新华社副社长刘正荣:如果把专业机构的信息汇集到一起,包括把各国企业的需求汇集起来,用于增进相互了解,进而为彼此的联系架起桥梁,必然会创造新的商业机遇,这是新华社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的基本出发点。这个共享网络是各成员机构共同创建的,各创始成员单位拥有平等的权益,新华社一定会为各创始成员单位分享更多的权益而努力工作。 俄罗斯塔斯社第一副总编辑马拉特·阿布尔哈金:“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的搭建为各国和地区扩大合作提供了新闻资讯和经济信息保障,不仅要重视政治、经济新闻,还要注重文化、历史和双边关系等方面的新闻,这可以有助于各方更好地了解相互之间的文化。 “朋友圈”怎么说? 巴西CMA通讯社副总裁拉斐尔·博佐兰·胡安:在全球市场当中,本地信息的价值也日渐凸显,某些本地新闻资讯对于其他国家投资者可能蕴藏着商机。在“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多项合作机制下,新闻机构可以为消除信息不对称发挥更好的作用,成员机构将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贸易、投资等领域提供真实、及时、有效的经济信息,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轶鹏:通过建立“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有助于构建起互联互通的全球经济信息“朋友圈”,将有力推动信息丝绸之路建设,帮助沿线国家的企业和机构发现投资、贸易机会,促进各方合作共赢。 波兰通讯社产品总监理夏德·马尔钦·涅泽夫斯基:希望给波兰政府和企业提供经济信息,以便作出更好的决策。在“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上有信息共享的话,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市场的情况。 蒙古国商会集团总监扎布赫兰·巴亚尔赛罕:“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的信息应该是真实的、有效的、有价值的,非常高兴能够成为“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的成员。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战略咨询部副主任唐振宇:参加“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更多地了解国外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基础设施规划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国外的政府和企业更多地了解中国企业的能力和实力。 白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创新研究部副主任德米特里·普里施茨:“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成就远超预期,相信“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也会变成一个多元的合作工具。这个平台能够减少各国之间的“信息赤字”,相信未来平台一定会成长为一个及时、客观和真实的信息源。

“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成立

来源:央广网 27日,全球30多家创始成员机构共同发起的“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在北京宣告成立。这是落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的重要举措,对深化中外媒体和研究机构在经济信息领域的交流合作有着积极意义。 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 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记者了解到,“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由新华通讯社牵头发起,创始成员来自亚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26个国家和地区,既有国际知名通讯社、信息服务机构,也有研究机构和商协会等,旨在通过建立完善的经济信息国际传播体系,消除信息不对称,为“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各方提供示范、引导和服务,助力政策沟通的深化、设施联通的加强、贸易畅通的提升、资金融通的扩大、民心相通的促进,吸引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成立大会现场,多位参会嘉宾表示,“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的成立标志着媒体与研究机构间在经济信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迈上了新台阶。在共享网络成员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共享网络让经济信息共享赋能各方经济发展,促进参与各方实现互利共赢,将更加有效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 当天,“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平台(BRInfo)正式上线(https://breip.imsilkroad.com/),这个平台将用于成员机构间进行信息交换和业务合作。 实时免费共享“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和研究成果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一带一路”共建各方的需求,成员机构可以实时、免费、共享“一带一路”相关的投资、贸易、产业、项目、企业等动态信息和研究成果。除经济信息共享网络成员间的多边基本合作外,共享网络鼓励各成员间友好协商开展双边专项合作。合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专属信息互换、渠道互通、市场化信息产品代理、“一带一路”相关课题专项咨询等。 该平台支持电邮、FTP、在线编辑三种信息上传方式;海量信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分类便于用户检索;用户行为分析系统根据用户习惯优先呈现高热度信息。此外,为方便用户使用,平台在信息排序、信息下载量、信息浏览和下载格式、支付方式,以及后台数据统计等方面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 优先发展互联互通已成各国共识 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中国向世界发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优先发展互联互通已经成为各国共识。 “一带一路”沿线地域广阔,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政治制度、发展水平、法律规定、社会风俗、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要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愿景,保持信息的便捷畅通是重要基础。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方,理应在“一带一路”信息丝路建设上率先发力做出表率。 据了解,2019年,“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被列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这一成果清单的落实,对深化中外媒体和研究机构在经济信息领域的交流合作具有积极意义。

建立经济信息交流合作新机制——各界人士聚焦“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建设

6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席睿德在成立大会上致辞。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记者刘玉龙、吴丛司、王雨萧)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畅通信息之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有助于推动沿线各国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合作。 信息共享迫切需要建立国际间的经济信息交流合作机制。27日,全球30多家机构共同发起的“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在北京宣告成立。参会专家认为,共享网络为“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经济信息共享赋能各方经济发展,将更加有效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 6月27日,一名参会嘉宾在成立大会现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合作方能聚力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信息资源成为政府、智库和企业制定战略决策和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依托。 新华社社长蔡名照表示,共享网络的成立,为“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成员机构将研讨日常合作机制,包括设立共享网络大会、成立共享网络联络处、搭建经济信息共享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双多边合作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席睿德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各国对于经济信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建立国际间的经济信息交流合作机制。共享网络让经济信息共享赋能各方经济发展,将更加有效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 6月27日,全球30多家机构共同发起的“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在北京宣告成立。“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由新华通讯社牵头发起,创始成员来自亚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国际知名通讯社、信息服务机构、研究机构等。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交流助力融通 交流有益经验,开展务实合作,构建多元化“朋友圈”,才能形成经济信息共享的健康生态。 巴西CMA通讯社副总裁拉斐尔·博佐兰·胡安表示,经济信息共享有利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某些本地新闻资讯对其他国家投资者而言,可能蕴藏着商机。”拉斐尔·博佐兰·胡安说,在共享网络多项合作机制下,新闻机构可以为消除信息不对称发挥更好的作用,成员机构将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贸易、投资等领域提供真实有效的经济信息,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桥梁,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丰富了精神和文化,巩固了各国之间的友谊。”俄罗斯国家通讯社塔斯社副总编辑马拉特·阿布尔哈金说,“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的搭建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扩大合作提供了经济信息保障。 共享即为共赢 分享合作有助于企业稳健发展。“佳沛国际刚打入中国市场时销量占比不到全球市场的2%,但去年大中华区的销量已占全部销量的20%以上,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新西兰佳沛国际集团执行董事长保罗·琼斯说,中国已经成为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主要力量,佳沛国际集团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将继续扩大投资。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轶鹏认为,建立“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有助于构建互联互通的全球经济信息“朋友圈”,将帮助沿线国家企业和机构发现投资、贸易机会,促进各方合作共赢。 据了解,“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由新华社牵头发起,创始成员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国际知名通讯社、信息服务机构、研究机构等,旨在通过成员间的经济信息共享,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政府和企业提供便捷实用的经济信息服务,促进各方互利共赢。